如何正确应对政府查税

在每一位納稅人的一生里都有可能被國稅局查稅一次。通常,國稅局每年所查稅的人口為全部納稅人的1%。當然,每個人都不願意被查稅,但是這不是納稅人所能控制的,因為國稅局是隨機查稅的。什麼樣的人不容易被查稅?這樣的人通常稅表都非常簡單,數據一目了然,沒有任何財務上的特殊事件,這樣的稅表就沒有任何比對的必要了。納稅人一旦被查,心理上難免就會產生恐慌的情緒,同時,應對查稅的信件也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,還可能產生相應的會計費用。在這裡,筆者的建議是,遵守稅法,合理省稅,做到有理有據,不要嘗試挑戰政府權力;一旦被查,不要驚慌,因為被查稅是很平常的事情;使用正確的應對方法來嘗試減免加稅及罰款。

下面我來介紹一個新澤西州罰稅的案例。何先生在新澤西州經營一家收入近百萬的餐館。州政府以及聯邦政府要求在每個季度申報和繳納銷售稅以及員工稅。何先生在每個季度都有申報銷售稅和員工稅,但是卻沒有繳納已申報的稅額。在這裡我要說明的是,銷售稅是政府授權給餐館幫助政府收取每位顧客用餐的稅款,而員工稅是政府授權餐館幫助政府剋扣每位員工的個人所得稅款。這兩筆稅款均不屬於餐館的收入。第三個季度結束時,何先生收到了政府的數封追稅信件,需繳納金額包括應付稅款,罰款,以及利息。何先生錯誤的認為追繳即是被查,這是錯誤的概念。被追稅和被查稅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,只要何先生將所欠稅款,罰款和利息悉數交還,那麼他是不會被查稅的。按時報稅,按時繳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罰款以及利息。

據國稅局數據,對於查稅的恐懼心理是影響納稅人誠實報稅的因素之一。政府統計數據表明,低收入人群會逃稅,虛報收入的比例最大。相對的,高收入人群在報稅時比較謹慎小心,遵守法紀。虛假報稅以及稅務欺詐一經被查,所受到的處罰是嚴厲的。比如虛報收入或者濫用抵稅條款,大量減少納稅,處罰通常在加稅的基礎上加罰20%罰款。又比如蓄意的稅務欺詐,一經查出,就要面臨高額罰款,財產凍結,甚至坐牢。但是被查並不意味著就一定要面臨受罰。

張先生是留學生的簽證。他在實習階段拿到了數張W-2稅表。今年報稅時,他填寫了1040NR併申請了美中稅務條約的$5000免稅額,與此同時,他的雇主更錯誤的剋扣了他的社安稅以及醫保稅,因此,張先生符合大額退稅。注意,1040NR是只能以傳統的方式郵寄填寫稅表的。張先生合理合法的申報了當年的稅表。可是半年過去了,州退稅收到了,聯邦退稅卻依然杳無音訊。他致電給國稅局問詢情況,才知道自己被查稅核對資料。不久後,他收到了提供材料的通知,並且按照信中要求提供了相應的材料。過了將近大半年時間才收到了退稅。

所謂態度決定方法,報稅時如實申報,合理合法填寫稅表,即便被查,也不會驚慌失措。上述張先生就不失為一個很好的例子。值得注意的是,申報紙張的1040NR表被查稅的機率要比普通1040電子報稅高出許多。國稅局在查稅時主要審核稅表是否遵照稅法填寫,稅表中的數據是否有證可循。納稅人最好做到及時回復與積極配合。稅局通常在查稅時會對稅表某一點提出疑問並要求提供材料,不會籠統的要求提供大量資料。納稅人在收到通知信件時應妥善解釋查稅的問題,提供相應的文件。遞交的文件要整齊,一目了然,並附有說明信件。這樣可以縮短國稅局對稅表的核對時間,並縮小對稅表的審核範圍。

沈先生經營一家諮詢類個人獨資公司(Sole Proprietorship)。他今年被州政府查稅,需要提供公司收入以及開銷的證據。由於沈先生的收入以及開銷都是和個人的開銷混淆在一起的,即便可以提供相對應的證據,也很難說明那些收據是個人開支,那些收據為公司開支,因此所提供的材料雜亂無章。即便查稅有證可循,最終的結果確是因為難以分辨材料,導致個人收入抬高,需交付稅額增加,雖然沒有罰款以及利息,但是這樣的結果卻是差強人意的。

對於沈先生的問題,筆者的忠告是,如果自己經營任何企業,一定要保證賬目清晰,個人與商用開支一定要明確,不能混淆。使用“商業信用卡”與“銀行商業賬戶”來區分與個人的開支不失為一個好辦法,而後將商用收據妥善保存起來,這樣就可以做到防範於未然了。

admin

Leave a Comment